首页>宏观 > 正文

吃得饱 住得暖——吉林舒兰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见闻

2023-08-12 01:56:26    出处:新华网

新华社长春8月7日电题:吃得饱 住得暖——吉林舒兰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点见闻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马晓成、颜麟蕴、魏蒙

6日,临近午饭时间,工作人员正将矿泉水、方便面、米饭分发给受灾群众,这是记者在吉林省舒兰市第26中学临时安置点看到的场景。

连续强降雨给吉林省舒兰市造成严重汛情。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舒兰市进行预防性和紧急性两次转移,共转移人员18916人。

8月5日,搜救队员在吉林省舒兰市七里乡受灾区域开展搜救工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记者见到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村民孙财时,他和家人正在床铺上休息。

“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水,一开始我们还对撤离有抵触情绪,觉得一场雨能咋样,多亏了村干部不厌其烦地做工作。”回忆起转移到临时安置点的过程,孙财仍然觉得后怕。

“早上吃得很好,是土豆炖肉。艰难的时候,有这样的菜饭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同样在这个安置点的舒兰市开原镇五滴村村民张万祥说。

8月4日,被转移的村民在吉林省舒兰市第26中学临时安置点内收拾房间。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汛情导致吉林省舒兰市部分村庄被淹,道路中断。为了保障安置点物资供给,舒兰市启用直升机向无法恢复交通的受灾区域空投救灾物资,为居民提供水、食物等救急物资。

“我们采取直升机投放的形式,把饮用水、泡面投放到指定地点。”吉林市星昊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机务安飞说。

8月5日,搜救队员利用直升机在吉林省舒兰市七里乡开展救援工作。 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在舒兰市金马镇安置点,记者看到纯净水、方便面等物资整齐地码放在一起。这个安置点共设置了75个房间,有92名村民入住。

“床和被褥都准备好了,我们直接入住,有啥需求跟工作人员说就可以。”被转移群众郭君说。

当地正通过卡车转运等形式,保障受灾群众食物等基本生活需求,提供卫生、饮食、医疗等服务,确保受灾群众在灾情期间吃得饱、住得暖。

“有电有网,有厕所。现在基本生活没有问题。”被转移群众金文阁说。

关键词:

消费
产业
424名学子圆梦清华北大!郑州外国语高居第一,河南2023高考战报 一、河南省2023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统一招生录取大数据二、河南省2023
走进嵩阳书院 感受古韵文风 走进嵩阳书院感受古韵文风,人民政协网是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全方位报
中国政法大学与驻阿联酋中资企业及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首届涉外法治论坛 8月4日,阿联酋中资企业海外利益司法保护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学术论坛在
中汽协:7月我国汽车出口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
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