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今年以来,湖南省株洲市累计平均降雨894.9毫米,较历年同期1039.4毫米偏少13.91%。连续高温少雨的天气,使得河湖、水库、山塘的水位持续走低。当前正值生产关键期,农业之渴如何解?株洲市各地纷纷在效能提升上出真招。
面对形势严峻的旱情,株洲市攸县渌田镇凭借一张小小的水票,科学精准地调配水资源,让每一滴水发挥最大价值。
近日,热浪持续来袭,攸县渌田镇大联村农户张梅芳脸上却神情轻松,原来她所在合作社的500亩稻田用水无忧,全部种上了双季稻。“现在用水不发愁,还是多亏了水票。”张梅芳边说边拿出写有灌溉水库、农田面积、灌溉时长等信息的水票。
大联村水票管理员张石美对于村民的农田面积、用水需求、配水计划了如指掌,哪家今天要用几小时的水,浇多少亩地,问他准没错。其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村里提前把水账算清,水什么时候放、放多少都有计划。村民拿着水票登记后,就可以按计划放水了。
凭票领水、见票开闸。张石美告诉记者,水票实施以来,大联村已经开出了总时长850小时的配水计划专票。用好了每一方水,今年村里还增种了120亩水稻。
农业是第一用水大户,也容易是水资源“第一浪费大户”,尤其在旱期,拧紧农业节水“阀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株洲市最大的灌区,每年灌溉前,株洲市酒埠江灌区管理局都会根据灌区双季稻种植和农业生产调整情况,摸清灌溉用水需求底数,制定好调度计划,以便按需分配水源。
“需多少水就放多少水,做到精益求精。”醴陵市枫林镇种粮大户黄辉表示。遇到干旱天气,能够科学合理配置用水需求,老百姓种地就有盼头了。
用水高峰期时,株洲市酒埠江灌区制定了轮灌溉方案,在各个干渠定期通水、交替停水。这样既能最大限度节约水,还能解决农户因水产生纷争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