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虚拟资产新政在全球引起了广泛关注,包括美国最大的合规加密交易平台Coinbase()都收到了在港注册的邀请。
作为金融与科技交汇产生的新领域,Web3与加密货币的生态发展日新月异,这也给监管框架的制定带来了极高的难度。相比于美国趋向“保守”的监管方式,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一条道路。
面对一个刚刚诞生十余年的新领域,有许多监管细节亟待讨论:加密稳定币该如何监管?加密机构如何在银行开户?投资者资产如何分离?
【资料图】
观察香港虚拟资产生态时,BC科技(HK: 863)的发展历程浓缩了香港虚拟资产政策的变化。
2019年,港股上市公司“品牌中国”选择更名为“BC科技”并全面进军数字资产与区块链领域。2020年12月15日,BC科技集团旗下数字资产交易平台OSL获得香港证监会监管框架下第1类及第7类牌照,OSL成为首家母公司上市、在港获牌、资产有保险覆盖、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2022年6月1日香港虚拟资产新政正式落地后,OSL也率先成为申请虚拟资产零售交易业务的加密平台之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OSL都是香港唯一持牌且上市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受益于合规优势,它们先后与星展银行、渣打银行等传统金融巨头在数字资产领域开展业务合作,并得到了新加坡主权基金GIC 亿港元投资。在合规路径上,BC科技与美国唯一上市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oinbase具有类似的发展理念。
但和大部分登陆二级市场的区块链概念股一样,BC科技(HK: 863)的近期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受困于2022年的加密货币寒冬,其最新的财务报告显示,2022年BC科技营收降低%,净亏损扩大至亿港元。今年以来,BC科技的股价达到历史最低点。
近期界面新闻就香港虚拟资产的监管细则与OSL的业务发展专访了BC科技CFO胡振邦。胡振邦在财务领域拥有超过16年的经验,曾在香港上市科技公司、投资银行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多家企业任职,包括神州数码、瑞信、高盛(亚洲)和普华永道等公司。
以下是专访内容,编辑后有一定删减:
界面新闻:香港政府近期向在港银行施压为加密平台开户,为什么在港银行在引入加密货币机构时存在疑虑?与近期的美国中小银行危机有关吗?
胡振邦:这个问题不难理解,首先持牌的合规加密机构在银行开户并无困难,但如果是未持牌的非合规加密交易平台,也不止在香港,在全球各地都会遇到银行开户难题。
此前一段时间美国有几家加密货币友好银行,包括Silcon Valley Bank(SVB)、Slivergate Bank、Signature Bank等,这些银行也有专门针对加密货币机构的创新性产品。
但近期它们纷纷倒闭之后,很多原来这些银行的客户,其实绝大部分都可以说是非监管的交易所和机构就要去传统银行开户。但传统银行一直对这些加密机构有所顾虑,因为在KYC、反洗钱、市场监测、是否挪用客户资产等方面没有达到一般券商和部分银行的标准。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它不一定能从这些加密机构客户中获得很多利润,但要面对很大的风险,其中还涉及开展该业务需要的合规与监测成本,所以在接受加密货币相关客户方面比较保守。
界面新闻:BC科技参与了香港稳定币政策方面的建言,你们期待港府怎么监管加密稳定币?香港是否有可能推出港元稳定币?
胡振邦:除了此前的白皮书之外,该政策的详细内容暂时未有进一步公开。对于稳定币应该怎么去监管,从我们从业者视角来看,目前市场上最流行的一些稳定币,包括USDC、USDT等等,它们已经被应用为一种加密支付工具,但是市场对它们的发行商也有不小的质疑。
作为一个资金平台,它们财务的透明度以及有没有受到合规监管,是不是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如果稳定币的持有人要兑换成法币的话,能不能很容易的从发行人那边得到满足?这些问题我相信监管机构和投资人都比较关注。
所以如果香港要有稳定币发行人的话,首先它必须要有可以开展资管业务的资格与牌照,与普通的资产管理公司一样,要有较高的资产保护能力,然后客户认购和赎回这些资金也要有一个正常程序。它每年也要接受监管机构和第三方的审计,确保该机构汇报的资产跟实际资产一致。
当然在稳定币的功能上,我们也不可以对它限制太多,不然很难流行起来。所以我们也期待如果在香港出现稳定币的话,它也应该同时具备支付和理财功能。如果这些稳定币能够当成像余额宝一样的既能理财又有一定支付功能的工具的话,市场肯定是有需求的。
至于香港政府是否会发行港元稳定币,首先稳定币与数码港元这样的央行数字货币还是两个不同类别的东西。我估计港币稳定币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因为香港政府此前在白皮书中已明确表示会考虑研发数码港元,这个路径会跟数字人民币有些类似,所以港元稳定币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跟数码港元有竞争关系。
但是美元稳定币的国际性需求非常大,如果有发行商选择香港作为发行地,接受香港证监会的监管,会比现在市场上这些美元稳定币更有保障,有望成为主流。目前全球稳定币的交易量其实可能高于很多非洲国家的主权货币,但现在流通的美元稳定币在监管方面没有做得很够。
界面新闻:意图在港运行的加密交易平台,在客户资产分离与托管上有哪些要求和措施?
胡振邦:在香港的监管环境下,资产托管跟交易所业务是不能分开的。证监会的要求里已经写得很清楚,如果要经营1号跟7号牌的交易所,必须要把托管也做了,不能交给第三方,而且托管的客户资产也不可以离开香港。
这也是交易牌照门槛这么高的原因之一。比如说客户资产进来加密平台,实际上是把它跟平台资产完全分开处理,在银行和券商的开户里专门设有一个客户户口,而且为客户资产的托管会由单独子公司进行。这个子公司是一个信托公司,受到香港信托法律的保障,我们也会帮它单独购买保险去覆盖。热钱包是100%保险,冷钱包也需要有50%的保险,而且也不单只是这样,你还需要维持一个网络安全团队,以防网络攻击。所以资产托管在香港非常安全,98%的的资产都要求托管在单独的冷钱包,只有2%的资产允许放到热钱包,而且哪怕这个平台真的出现了财务等问题,最差情况也就是把信托子公司的钱退回给客户。
所以客户资产受到保障是非常高的,当然要做到这种运营的话,需要有足够的人员、硬件、软件、保险、审计,而且客户资产越多,花费成本越高,每年的支出其实非常高,这个数字不便透露。包括政府以及审计公司,也会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验证,去确保这些资产是真实存在的。
界面新闻:OSL此前所有客户均来自机构与高净值,6月1日香港新政实施后也同步申请了零售交易业务,这背后有哪些考量?
胡振邦:从加密货币市场来看,尽管着眼未来,我们觉得机构客户会占比较大,但在今天来说,散户还是整个市场中比较重要的组成成分,同时香港政府放开对零售交易者的部分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前提。
我们此前在交易系统上建设了很多,例如面向专业投资人的交易流程等。所以等于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点点改动就可以开拓一个新的市场,不需要很多投入也能做好,但是在营销端方面散户与机构客户非常不同,因为市场完全不一样。而且相比于机构投资者,对于散户投资者的收益比例会更高一点,所以因为要服务这些小金额的交易,其实成本也在那里。在这方面,我们主要会跟一些在香港本地的券商去合作推广散户的业务,也会采取一些自动化的方式来提供服务。
面对散户,我们还会推出AI为主的服务模式,通过链接OpenAI的底座,我们已经开发了一个AI机器人原型,它可以做客服、数据分析,执行买卖的指令,能减少我们对销售人员的需求。
界面新闻:OSL是香港唯二可公开进行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证券代币化)的机构,相比于传统的证券发行,STO有哪些不同?
胡振邦:STO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资产,它跟股票买卖、债券发行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因为发行债券与债券,很多时候要经过银行、券商等中介商,这些都比较繁琐,成本也比较高,且发出来的产品受制于交易所买卖的时间。如果是私募的话,就只能在OTC进行买卖。但如果通过区块链发行的STO,它发行的过程省掉了很多中间环节,比如像OSL这种持牌机构,从项目的设计、发行、服务还有托管等等都可以在我们这里进行。发行之后,产品可以直接在区块链网络上24小时进行交易,效率也比较高。发行成本也相对于IPO比较低,更重要的是发行人可通过STO去接触到一些以前没有办法接触的投资人群体。
因为数字资产投资人群,他数字资产在其财富比例中占了较大比重,但他不一定有券商户口,也不一定有类似地产这样的传统资产,但STO这样的产品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多元化投资机会。
界面新闻:不管是STO,还是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都是Web3非常前沿的领域,但发展都很早期,你觉得有哪些痛点?
胡振邦:其实STO出现这么久还没有变得很流行,主要是市场上基础设施还没做好,包括监管的框架。因为监管机构理解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也导致目前市面上没有太多的STO产品。美国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有STO的国家,但是因为他对于加密货币近期不太友好,STO的发展自然也就慢下来。对于一些比较支持、研究了很长时间的一些国家,像日本和泰国其实已经有一些STO的案例出来,并且进入了应用阶段。
像野村证券这样的日本主流经纪商,它们除了做IPO之外,现在也同时做STO业务,可以帮一些地产开发商及迪士尼园区酒店的收益进行STO,变成代币然后卖给他们的客户。持有人除了享受到投资权益外,还可以在这些酒店住几个晚上,获得一些纪念品,同时有经济效益和使用权益。在该领域日本已经渡过验证阶段,走向了应用阶段。现在要突破的主要是合规方面,就是监管机构如何以一个比较有效率的方式去批准各种各类创新型产品。
界面新闻:随着加密资产迈向主流,越来越多的加密机构登陆了二级市场,但很多公司包括BC科技在股价方面都表现不好,您觉得有哪些原因?
胡振邦:自从去年我们看到加密行业本身的风险事件集中爆发,包括FTX暴雷之后,有很多投资人可能对这个行业有顾虑,就离开了。再加上股票市场本身处于不是很好的周期中。所以需要多给这个行业时间去做调整,等一些投机的参与者离场,整个行业比较健康的去发展,对于所有区块链类型的股票肯定有帮助。
过去几个月,特别是在美国那边经常会有一些新闻,美国的监管机构对于包括合规与不合规的交易平台都有大力的打压,所以有部分投资者觉得这个行业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整合。但是我接触下来,现在也有一小部分投资人愿意慢慢进场,所以希望多一点时间给到投资市场。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关键词: